返回顶部
字号:大中小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大步发展,对矿石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选矿行业对选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产品故障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回转窑是选矿系统的核心和关键设备,其运转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益,而回转窑的托轮、挡轮、小齿轮、大齿圈、滚圈、轴瓦,等主要工件的使用寿命直接决定着回转窑的工作效率。所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回转主要工件缺陷的处理和必要的维护保养知识,以减少设备工件更换率,从而提高整个选矿系统的工作效率。 1.一般缺陷的处理 1.1表面缺陷的补焊 重要工件要求加工后各工作表面无缺陷。目前对大型铸钢件尚 难以**达到。经过多道工序得到的精加工件不易轻易报废,因此需进行缺陷补焊。但采用一般的补焊方法时,由于焊后不允许再做热处理,焊接热影响区与母体的硬度差很大,在较大的接触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对大型铸钢件进行补焊,焊前应先将工件整体预热到150~200℃,再用不锈钢焊条焊二层,焊毕立即入炉,随炉温缓冷。此方法硬度差比采用其他方法低。 对于设备运转后在工件表面出现的裂缝等缺陷,为缩短检修时间,必须在现场对安装着的工件直接补焊,焊接难度较大,所采用方法:将裂缝处切割小于60°的V形坡口,根部的间隙为10~15毫米,为防止割透时工件涨开,割口两侧用螺栓拉紧。施焊前用木炭局部加热到350~500℃,加热范围为焊口两侧各0.4~1米,也可利用气割坡口的温度,割完后立即施焊。焊条采用T422,先是单根5毫米焊1~3层,再用3根4毫米一组束装焊条焊1~4层,后用4~6根4毫米一组束装焊条焊,直至焊完。每焊两层用风镐打一遍,消除焊接应力,焊后用铁箱充填石棉粉(厚0.3~0.4米)保温约2~3天,至60℃撤销。经多次实践,焊接质量良好。 1.2小齿轮,大齿圈表面缺陷处理 小齿轮、大齿圈是回转窑传动机构的主要部件,由于回转窑重量大、运动平稳、转速低、连续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对齿轮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除了齿轮材质(一般小齿轮不低于35SiMn、大齿轮不低于ZG45)、加工精度(9-9-8D级)、表面硬度(一般小齿轮比大齿圈硬度高HB30~40)符合设计要求外。对齿轮工作中出现缺陷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回转窑转速平稳,且转速低,一般不发生断齿现象,主要损坏形式是齿面磨损,(图1)严重磨损后因不能保证正常啮合而更换。为减轻齿轮齿面磨损,可在维修中对窑齿轮作火焰表面淬火,HRC42~50,淬火后不回火。经多年验证,此法处理后齿轮表面磨损很轻微。 1.3回转窑轴瓦易出现的问题 回转窑轴瓦全称为回转窑托轮轴瓦,即滑动轴承。一般在大窑上使用(直径≥φ4米),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轴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铸铁、铜基和铝基合金等。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如果由于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会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由于特殊的耐高温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足以将轴瓦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等因素造成烧瓦。烧瓦后滑动轴承就损坏了。为了保证轴瓦能够充分润滑要在轴瓦上刮研出油槽(图2),油槽带宽度一般为8~15mm,油槽带单边距轴瓦端面的尺寸一般为15~25mm,油槽带的长度为轴瓦轴向长度的85%左右,以保证油槽能存较大量的润滑油。 2.设备工件平时保养及缺陷预防 回转窑主要工件的缺陷预防*先应从设计开始,设计人员应按照产品使用要求,和设计标准尽量优化设计,保证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先进性,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其次生产中要严把质量关,加强员工操作技能制造出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产品生产出后,发货之前质检人员应对产品进行详细检查,如有缺陷及时处理,尽量将问题在发货之前全部解决。 由于回转窑是大型设备,设备安装复杂,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状况,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是致使设备主要部件加快磨损的主要原因。所以设备安装时必须保证安装质量。安装完后按规定进行验收并进行试运转,合格后方能进行生产。当然设备平时的保养和定时点检也非常重要,如定时更换各部件润滑油、更换冷却水、及时修理出现的可修复缺陷、及时更换不可修复工件等。总之平时应以预防为主以减少不必要的缺陷,以减少回转窑的维修支出,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
Copyright © 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11043号